BDSM
手帕准则或头巾准则是一种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通常于男同性恋、寻欢者或皮绳愉虐中皮革次文化的实践者的指示系统,通过不同颜色的手帕或头巾来表明恋物取向、希望获得何种性体验以及所担当的角色(主动或被动)。这个准则在1970年代就以广泛被同性恋及双性恋者所接受,进而受到其他性向的接受。
现今,在裤子后袋或腰带处佩戴彩色的手帕或头巾是一种表明欲望和恋物取向的交流方式。将手帕或头巾佩戴在左侧通常表明佩戴者的角色为“主动”(俗称‘攻’,即在恋物实践中行为的执行方),而将其佩戴在右侧则表示佩戴者的角色为“被动”(俗称‘受’,即在恋物实践中行为的接受方)。这个习俗源自以前皮革次文化表示角色的方式:将钥匙挂在左侧的腰带束带(粤语称做‘耳仔’)上表明自己担当“主动”角色,而挂在右侧则表明自己为“被动”角色。在过去,头巾也可能会被系在脖子周围(用打结的方向来区分)或是系在脚踝周围(着靴或未有穿衣时),也可能是系在身体的其他位置。
手帕准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颜色标准,不同地区的手帕准则在细节方面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一些颜色所指代的取向更为公认,特别是颜色和行为有联系的行况下,比如黄色代表恋尿、棕色表示嗜粪,以及黑色表示性虐恋。但共识也并不是绝对的。
起源
十九世纪中叶起,美国西部的牛仔、蒸汽机车工程师及矿工中开始流行在脖子周围系头巾。男同性恋开始围头巾被认为是起源自加利福尼亚淘金潮后的三藩市,当时由于女性人数不足,男性聚在一起跳方块舞。这样就诞生了一个习俗:戴蓝色头巾的男性在舞蹈中充当男性的角色,而戴红色头巾的男性在舞蹈中充当女性的角色(头巾通常是系在手臂上、挂在皮带上或是塞在牛仔裤后袋)。也有理论称现代的手帕准则起源于1970年晚期、1971年初的纽约市,当时《乡野之声》(The Village Voice)的记者开玩笑似的说道,相比把钥匙挂在腰带束带上来指示角色还不如用不同颜色的手巾更有效率。
流行文化
美剧火线救援(Rescue Me)的一个角色被几个男同性恋登门拜访,只因为在纽约市消防局的日历中他无意间在裤子后袋里塞了条黄色头巾,而他对此所表达的含义浑然不知。
加拿大视觉摇滚音乐家PEACHES有一首以手帕准则命名的单曲(Hanky Code),在歌词中她写出了手帕准则的传统以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艾尔·帕西诺在1980年代出演的电影《虎口巡航》(Cruising)中,主角由于在混进同志酒吧时带错了手巾而受到评论的批评。
德国喜剧《杀手安全套》(Kondom des Grauens)中一名警官欲混入一家同性恋酒吧,在听了一名男同性恋建议其在裤子右后口袋塞一块黄色手巾,后被淋尿。
示例
第一个表格摘录自赖瑞·唐森的《皮革男指南(第二版)》(于1983年出版;出版于1972年的第一版并没有包含这个表格),因此可能比大部分网站更权威。这个表格依旧依照佩戴的方位来表示参与者所期待的角色。代表身体穿洞的紫色仅仅代表有此性爱行动的兴趣(通常佩戴者的身上已有穿洞或穿环),并不意味着在性行为中手帕佩戴者愿意接受穿环。
以下长列表内容一部分出自网络,可能会有臆想成分,在现实中也未必实用。不过LGBT皮革次文化店内销售的头巾都会附赠一张免费的卡片以阐述其含义,以下表格一大部分来源于此。这个表格依旧依照佩戴的方位来表示参与者所期待的角色(性爱及虐恋行动)。由于地域原因,不一定每一个都绝对正确。
注释
参考资料
进阶阅读
1956-, Jacques, Trevor; Michael, Hamilton; Sniffer. On the safe edge : a manual for SM play 1st ed. Toronto: WholeSM Pub. 1993. ISBN 1895857058. OCLC 27678091.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外部链接
Gay Hanky Code
Gay Hanky Code, Bandanna Code Meanings
Gay Hanky Co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y Hanky Co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y Hanky Co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