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英国人说得好:“世间无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那花荣与曹云龙虽然明争暗斗,但对于徐有亮的到来,他们却是感到了共同的威胁,所以花荣一到曹云龙的火龙关,两人便一拍既合,要设法诬有亮造反。
这两个一连给冯庆上了好几道折本,都是说徐有亮在白龙关日日练武,又阴与旧部往来频繁,图谋不轨。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那徐有亮本是一员武将,虽然作了逍遥王,自幼养成的练武习惯却不曾稍改,每日晨起,并定练拳练枪,以强筋健体。
又云,天下哪个不有三朋四友?徐有亮孤身一个,平日寻几个熟识的友人聊些风月之事也是有的。
不过练武和会友到了花、曹两个的口中,这便有了通同谋反的嫌疑。
起初,冯庆见到花、曹的奏折,也是十分担心,但陶秀英劝他说,此时天下最可忌惮者不是徐有亮,而是花荣,因此冯庆见了这些折本,只当不知,却悄悄把花、曹两个诬陷徐有亮的消息散布出去,原以为此举定会激怒徐有亮,使他以同样的方式构陷花荣,哪知徐有亮知道此事,不仅没有构陷花荣和曹云龙,反而越发想要弃爵逃走。
冯庆等了许久,花、曹的折子越多,心中便难免对陶秀英的判断产生疑虑,终于忍耐不住,来个顺坡骑驴,传一道密旨给花荣,叫他将徐有亮拿了,就地正法!
为何不把徐有亮拿进京来,反而就地正法?冯庆也知徐有亮谋反缺乏证据,若是送进京来,审是不审?不如装聋作哑,叫花荣把他糊涂杀了,将来万一有人追起根儿来,就都赖在花荣头上,只说自己受花荣蒙蔽就是了。
却说那花荣,得了冯庆密旨,立即点起两百枭刀手,奔徐有亮王府而来。
围住王府,叫开府门,进内一搜,却不见徐有亮踪影,叫了近身服侍的宫女来问,说徐有亮一清早便带了三、五十个侍卫郊外狩猎未归。
花荣问名徐有亮去关内狩猎,急忙重新点了二百骑兵,开了关城,向关内而来。
花荣知道徐有亮被擒之时,身边并无自己的兵将,所以所有身边侍候之人都是冯庆安排的,也是为了监视有亮的行踪,故尔并不耽心。她一路询问,有知道的说有亮一行往北边山里去了,急忙在后追赶。
直追到山里,见那群侍卫正在大路边相互埋怨。
花荣近前询问,都道逍遥王走失了。
花荣顿足道:“这厮走了!”忙叫近处庄里寻了个向导来问,都说这片林子并无通山里之路,只是西边有条小路通向南边大路。
花荣算计着徐有亮走了不过半个时辰,定走不远,急忙派人快马回白龙关,传令所辖各州县捉拿反贼徐有亮,一面亲自率那二百骑兵并那监视徐有亮的数十侍卫往那小路上赶来。
路上遇见茶棚酒肆询问,果然有武士装扮的人骑马向南走了,乃边问边追,一直向南而来。
追了有半日,徐有亮转向西而来,知他要去青龙关,花荣道:“前面有梅河拦路,他定不能走脱。”追至河边,不见踪影,只见一条小路沿河向南,似有马蹄足迹,花荣又命沿河追赶,却见那蹄印返回东边去了。
花荣又派了人去上下渡口传令,严密盘查,勿叫走了徐有亮,自己仍紧追不舍。
看看天黑,追到玉龙岗,花荣使人打探,道那徐有亮过岗去了,花荣知道南边就是曹云龙的地盘,怕那徐有亮走了,也不顾天晚,向南又赶。追过了玉龙岗,已是半夜,见了一处镇店,向人打听,却无人见徐有亮。
花荣道:“这厮定在岗上过夜,待我守住南边路口,那徐有亮必成瓮中之鳖,无处可逃了。”
原本花荣只是诬陷徐有亮谋反,没想到徐有亮先走了,这一走,虽然花荣没有能够杀掉徐有亮,却也坐实了徐有亮的罪名:若无反意,因何而逃?!
花荣记起,来时的路上,仿佛见过一座小庙,徐有亮大约是留宿庙中了,便留下百名骑兵并众侍卫守住道口,自己率了其余兵丁重回玉龙岗。
向回走了三十几里,果见山凹子里有一座小小道观,观门上匾额写着“静心观”三字。
花荣打马上前,命军卒叫开山门,里面出来一个十二、三岁小道姑,睡眼惺松道:“无量天尊。何人半夜敲门?”
花荣打个禀手道:“道长请了。我乃北青龙王是也,可有生人到此么?”
“生人?女千岁便是生人,还找那个?”
“我正有公务在身,要抓朝廷钦犯徐有亮,请问道长,此人躲在何处?”
小道姑道:“千岁差矣,既然是钦犯,小观怎敢收留,又岂知他躲在何处?”
“可否让本王入观一搜?”
“这个,待小道问过师父再说。”小道姑将门一閂,入观而去。
过了一刻,观门复开,有一老道姑,仙风道骨,立于门前,打个揖手道:“不知北青龙驾到,未及远迎,请千岁恕罪。”
“不知者不怪。请问道长大名。”
“贫道至清是也。”
“原来是至清道长。不知方才那位小道长是否讲明本王来意?”
“那是小徒静方,适才已对贫道讲明一切。”
“如此,道长何意?”
“既然千岁怀疑我这观中藏了钦犯,就请进观一搜。”
“难得老道长通情达理,我也是官身不由自己,如此便得罪了。进观!”
“且慢。”
“道长?”
“贫道观小,恐容不下这许多人马,何况观中都是坤道,深更半夜,多有不便。”
花荣明白了,观里都是道姑,此时深更半夜正在睡觉,难免不是赤身露体,人家怕男人进去不方便,便道:“道长放心,我只带四名女侍卫进观如何?”
“多谢千岁。”
花荣便把马匹兵刃交给身边马童,自己只带了佩剑,与四名王府女侍卫移步入观。
进观看时,果然不大,虽然有三进院落,却没有几间殿房。
花荣看了一遍,除了一名年轻道姑在房中坐关外,并不见有外人。
花荣左思右想,终不放心,又兼那年轻道姑看着眼熟,便向至清问道:“道长,请问那屋中坐者何人?”
“乃是二徒弟静云。”
“请问道长有几个徒弟?”
“两个。”
“那开门的静方道长想就是大徒弟了?”
“正是。”
“我看那静方道长不过十二、三岁年纪,再看静云,似已年过两旬,怎么年轻的反倒是师兄?想来那静云是半路出家的了?”
“千岁好眼力,我两个徒弟都是半路出家,只是静云晚来半月,所以作了师弟。”
“原来如此。不知那静云出家前是何来历?”
“这个,贫道忘了。”
“徒儿来历怎么会忘记呢?”
“是人但有持守出家之念,便可读道德之经,何必问他以往之事?”
“既然如此,本王可否与那静云道长一叙?”
“千岁世俗之人,不知那静云愿是不愿,待贫道遣徒儿去问。”
花荣心想:“这个静云不是男扮女装的吧,但观其身量娇小,倒不似男人蠢相,不知是何人也。”
不一会儿静方回来道:“师妹愿同千岁一叙。”
“如此,我去见她。”花荣迈步向里面走,方一见静云,尚未开口相问,观外突然一阵大喊:“走了走了,速报千岁得知。”
花荣一惊,急忙向观前走来。
才到门前,只见有兵丁报道:“方才有一武士,骑马从山上冲下,向南边大路上去了。”
花荣问明马匹和装束,正是有亮无疑,急命上马追赶,务将徐有亮堵在玉龙岗道口以北。
不知这一去,那徐有亮还有命没有,且听下回分解。
帝国结部004
第四回——有亮借宿静心观,静云舍命护旧主
却说老道姑至清,见花荣走了,念一声无量天尊,与静方回转观中,方至中院,见一花信年华美貌道姑跪于面前。
“静云,何故如此?”原来她就是静云。
“师父,晚间在后院客堂歇马者何人?”
“何人?不过一个过路的客人。”
“师父不说,徒儿也知道,方才花荣入观搜查,弟子听得清清楚楚,想是我的旧主人有难。求师父放我下山,救主人脱险,以完君臣之义。”
老道姑听了叹道:“徒儿呀,你的身世,为师早已猜出,那徐逍遥前来投宿,师父也曾认出,之所以未叫徒儿知道,就是怕你莽撞行事啊!要知你现在学艺未精,不是那花荣对手,何况你又灾星缠身,倘若放你去了,只怕性命不保哇!”
“师父,受人点水之恩,便当涌泉相报,何况旧主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今主人有难,为臣者怎能坐视不管?说什么学艺不精,灾星缠身,若能救得主人性命,徒儿愿肝脑涂地,决无怨言。”
“徒儿啊,你如今已是出家人,与徐逍遥君臣之缘已断,莫再受红尘之扰,还是回后堂歇息去吧。”
“师父!”
“莫要再说,师父断不能放你去送死。你回房歇息去吧。”
静云见不能说服师父,只得答应一声,向自己房中去了。
少时,听得静云房中一声轻响,至清摇头叹道:“唉,徐逍遥哇徐逍遥,这也是你命不该绝呀。只可惜了我好端端一个徒儿,又要为你命断法场了。”
一边静方道:“师父所说,玄机颇深,弟子不懂。”
至清道:“你那师妹,原是徐逍遥旧部,看破了红尘,来此出家,不想她终究不能脱红尘之扰,已经偷跑了去救徐逍遥。你想那花荣武艺高强,你师妹怎能敌她?必为所擒,这解救钦犯乃是灭门之罪,你师妹恐难逃法场一刀之厄了。”
“师父,您的武艺甚高,何不去救她?”
“救得今日,救不得明日,再者,你虽然入门在先,武艺却一毫也不曾习得,那徐有亮被救,花荣必来屠观,那时节,你的性命却不送在她手?”
“徒儿不怕。”
“徒儿,你不知天意难违呀!这是你师妹灾星未脱,该有此劫,也是她前世受徐逍遥之恩,应当报在今世。罢了罢了,这观住不得了,你我师徒就此走了吧。”
说完,招呼静方收拾几件道袍之类,连夜出观向北走了。
再说徐有亮,跑到玉龙岗时,已经连跑了一整天,人困马乏,只得到静心观中投宿。
至清乃是得了道的,知道徐有亮必定有这一缘,便让他入观,到后院喂马歇息。
过了半夜,听见前面大路上马蹄之声,至清已知其故,一面命静方前面支应,一面向后院来告知有亮。
其实有亮并不知花荣追赶他之事,所以才至此投宿,此时听了,急忙谢过道长,悄悄起身,牵了马自后门出来,趁花荣未及围观之时,跳出圈外,悄悄绕路下山,然后奔南边走了。
这一路狂奔,直跑到玉龙岗南,只见大路之上,百余兵丁在那里拦住去路。
徐有亮自被擒之后,大枪便被收在冯庆库中,因此只得将肋下宝剑抽出,望南闯来。
那些兵丁见有亮战马飞到,急忙掣兵刃拦阻,有亮的武艺虽然比不得花荣,但对付一群兵卒还不在话下,何况那些兵丁都是骑兵,此时不及上马,便平空少了七成威力,被有亮战马一冲,顿明有四、五人被撞飞出去,又有数人被有亮挥剑砍翻,徐有亮也趁机抢了一杆枪来作兵刃。徐有亮乃是钦犯,若被走脱了,这些兵丁恐怕都是死罪,故尔虽然明知不及有亮武艺高强,仍冒死来截。
只这一耽搁,花荣便到了,呼地一冲,便把徐有亮围在当中。
花荣用手中蟠龙金枪一指,厉声喝道:“徐有亮,你私自逃离白龙关,该当何罪?”
有亮道:“北青龙,我弃爵不作,不过是回乡种田,有何罪过。倒是北青龙何故赶我?”
“你蓄谋造反,罪大恶极,皇上圣旨在此,叫把你就地缉拿问罪。”
“北青龙,徐有亮自归顺大水之后,身边无一兵一卒是我亲信,手无也无趁手的兵刃,以何谋反?分明是你有意构陷!如今我也不与你争执,我自弃爵还乡,去了你心头之患,于你有益无害,何苦赶我?”
“只因皇上下了圣旨,花荣不得不遵。徐有亮,你还是乖乖下马,束手就擒罢。”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徐有亮知道皇上早晚杀我,故尔弃爵而走,怎会让你擒了去,法场受苦。北青龙,想你兵出玄武,勇闯长陵渡,孤军战诸亭,又舍死忘生,孤军深入,连破大房山与平岭山口,方才擒了本王,替皇上打下这万里江山。这大水朝的天下,十之七、八是你北青龙之功,然则你功高盖主,早晚颈上餐刀,有亮便是明证。如今你我本当同命相怜,何必自相残杀。我劝北青龙,不妨学学有亮,也弃了这高官不作,或是回乡务农,或是寄情山水,何必将自己投于砥石之上,受那样煎熬,又来替他追杀有亮,这是何苦?”
“好个徐有亮,伶牙利齿,诬蔑圣上,就该凌迟处死。如今本王也不计较,速速下马投降,赏你个一刀两断,不然……”
“北青龙休出此言,有亮既然逃了,便不肯任人宰割,要取命时,须问我手中钢枪。”
“即如此,那便说不得了……”
“看枪。”花荣言未落,有亮自思武艺不及花荣,便想来个先下手为强,一枪奔花荣咽喉点来。
有亮毕竟也是作过大将的,饶花荣武艺不凡,也被这一枪吓了一跳,急忙缩头闪过,挺枪来迎,这一来便失了先机,一时半刻缓不过手来,被徐有亮一连攻了二、三十枪。花荣无奈,只得拨马脱离接触。
有亮见机,也不圈马回来,一枪把正南上七、八个骑兵扫下马来,然后纵马便走。
“好反贼!”花荣一见,气得暴躁起来,打马紧追。
那花荣奉了圣旨抓人,各地馆驿都不敢怠慢,所以花荣的手下每人都有两匹马来换骑,然徐有亮只有一匹马,又跑了一整天,早累坏了,哪里跑得过花荣,只跑出几里,便被赶上。
徐有亮无奈,只好回头再战,此一番失了先手,武艺上的差距便显出来了,徐有亮被逼得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堪堪被擒,有亮心中暗道:“难道有亮死在这里?”
忽然一声娇喝,只见半空里落下一个年轻道姑,手中一口宝剑,望花荣后脑便劈。
花荣只得舍了有亮,回头战那道姑。
道姑死死缠住花荣,口中叫道:“主公还不快走,更待何时?”
有亮细看之时,虽然对方是道姑打扮,却认得是旧将胡月,知道救星到了。便把马一拨道:“胡将军,今日相救之恩,容当后报。”撒马便跑。
花荣一见着了急,急命手下快追,但她与胡月两个纠缠在一起,正好挡住了去路,手下想追却过不去,气得花荣哇哇大叫,只得叫兵丁一拥齐上,先解决了胡月再说。
那胡月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想多拖延一时,主公便可多一份安全。
你看她一口宝剑,左拦右挡,东刺西挑,神出鬼没,花荣虽然人多,但相互掣肘,反而不便发力。
斗罢多时,花荣见不是终了处,只得命众手下退后,自己单挑胡月,这样一来,果然打得轻松多了。
虽然如此,那胡月为了有亮,真格是拚了性命,危急之时,便使出同归于尽的打法,花荣哪肯与她对命,所以不得不先求自保。
如此连斗了一个多时辰,花荣终于寻个机会,一枪杆砸在宝剑的护手上,那大枪乃是铁杆,这一砸之下,胡月拿不住,宝剑脱手而落,花荣又顺手一拨,用枪杆拨在胡月肚子上,把胡月平着扫下马来,一屁股坐到地上,险些把屁骨跌碎了,兵丁们一拥齐上,把胡月绑了。
花荣惦着徐有亮,叫几个手下且把胡月送到梅河大套营中关押,自己率其余骑兵继续追赶。
这一回却失去了有亮的踪影,原来此时天色尚早,人们都在熟睡,因此寻不到可问讯之人,偏偏过了玉龙岗,那边尽是岔道,也不知徐有亮往哪条路上走了。
而且再向南,便是曹云龙的地盘,自己不便过界拿人,便转道火龙关去见曹云龙。
曹云龙出来接了花荣,看见冯庆密旨,不敢怠慢道:“花王爷且回白龙关,徐有亮既然到了我的地界,定不叫他逃脱。”
“如此拜托了。”
花荣由曹云龙关中出来,向西去梅河大套,叫把胡月押来大帐。
胡月见了花荣,也不下跪,昂然而立。
花荣自知走了徐有亮,自己难辞其咎,只得把罪过都推在胡月头上,命把胡月钉了铁镣铁铐,用麻袋装了,亲自写了折本,遣得力手率两百骑士,拿了折本,又把胡月绑在马上,六百里加急解往京城不提。
这边曹云龙得了信,急忙也分派人马,各州县传命,缉拿有亮。
曹云龙知有亮无处可去,向南只有经大房山去南岭一途,便也带了两百骑兵,先行赶到小龙关守株待兔。
那徐有亮摆脱了花荣追赶,向南走了一程,本想向西过梅河,见河防甚严,又四处画影图形捉拿,便回头向东,见诸关盘查甚紧,也不敢走,只得继续向南,奔小龙关而来,却不正落入曹云龙圈套之中。
不知那徐有亮能否逃脱,且听下回分解。
帝国结部005并不是我想把她们如何发落,只是,人间就是这样的啦!
第五回——小龙关遭遇曹云龙,杉木林巧逢段灵凤
却说徐有亮,自白龙关弃爵逃走,被花荣追到玉龙岗拦住,一场厮杀,堪堪被擒,幸亏那昔日女将胡月出家在此,法名静云,知有亮有难,舍命缠住花荣,放有亮逃走,那静云道姑却被获遭擒,解往京城。
这边徐有亮逃脱了花荣的追杀,来到曹云龙的地盘,又被曹云龙设下重重关卡,徐有亮过不得梅河,又去不得关外,只得一路向南,欲过小龙关进大房山,若是进了山,便有甚多小路,可径往南岭避难。却不知那曹云龙正在小龙关相候。
这一日,徐有亮到了小龙关,见那关上防守并不甚严,只道无事,便牵马入关。
穿过关城,到了西关门处,正要过关,忽听轰隆一声,兵丁们将关门紧闭,正把徐有亮关在城门洞内,只听背后有人道:“徐千岁,曹某等你多时了。”
徐有亮吓得颜色更变,回头看时,见是曹云龙立马擎叉堵住归路。
徐有亮左右看看,见自己被堵在城门洞里,正如瓮中之鳖,无处可去,心中只道:“完了,那曹云龙武艺胜我数筹,此番再无可救。”
无奈,只得禀手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南青龙曹千岁,不知因何到此?”
“徐千岁,你我都是明白人,休要多费口舌。如今皇上降旨,道你蓄谋造反,要将你捉拿归案,我知你逃出白龙关,无处可去,算定了你必走小龙关,故尔在此等候。徐千岁,还要曹某人费事么?”
徐有亮又抱拳在胸道:“曹千岁,这都是小人蓄意诬陷于我,想我徐有亮,若想造反,何必又归降朝廷?再者说,徐某如今弃爵回乡,不过不想受那官身劳苦,作个闲散之人。留着这九千岁之位,难道不好么?强过造反多矣。如今,墙倒众人推,屑小之人为图私利,,强诬我造反,曹千岁与我共事多年,难道不知我徐有亮么?如今有亮无辜受冤,生死只在一线,曹千岁若念旧情,格外开恩,放有亮过去,没齿不忘活命之恩。”
徐有亮此时也没有了办法,只得逞起三寸不烂之舌,涕泪俱下,向那曹云龙求条活路。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徐有亮挥泪如雨,倒真把个曹云龙说动了心。想当初自己对徐家犯下那般罪孽,徐有亮还于难中伸出援手,如今又怎忍看他尸骨无存。想到此,曹云龙一时心软,道:“也罢,本王就放你过去。”说着一抬手,命兵卒把城门开了一道缝。
“谢了!”有亮说声谢,打马自门缝中挤将出去,打马向山里便走。
曹云龙见徐有亮去了,忽然一拍大腿道:“不妥!”
怎么个不妥?徐有亮是谋反的大罪,这么轻易把他放了,将来追究起来,怕是不妙。
想到此,曹云龙高声喊道:“徐千岁回转。”
徐有亮好不容易才出了关,哪还会再回来找麻烦,听见曹云龙喊叫,马上紧加两鞭,战马似离弦之箭,向前飞跑。
曹云龙见了,急忙点齐那两百骑兵,出小龙关向大房山中赶来。
追了二十余里,曹云龙骑的是汗血宝马,比一般战马的脚力好得多,看看追上,徐有亮忽向旁边小树丛中喊道:“快来救我。”
曹云龙吓了一跳,忙把马勒住四周看时,并无什么奇怪的东西,知道上当,急忙又追。
又追了五、六里,见两边都是参天杉树,徐有亮急忙纵马入林,曹云龙紧追不舍。
眼见追上,徐有亮又叫“快来救我。”
曹云龙笑道:“看哪个还来救你。”
徐有亮也不理他,只管左一声,右一声喊叫。
正喊间,忽然有人接声道:“徐郎莫慌,为妻前来救你。”
这一声喊,把徐有亮与曹云龙都吓了一跳。向前看时,只见林中地上站着一个女子,年纪在二十五、六岁,一张粉面美赛天仙,身材修长,穿一身大红劲装,拿一口宝剑,袅袅婷婷拦住去路。
有亮一见,乃是救星到了,口中叫道:“妹妹来得正好,快快救我性命。”急忙纵马过来,躲在那女子身后。
曹云龙看见,心中“咯噔”一声。为何?原来来的女子,乃是前大真朝御妹,兵马大元帅段灵凤是也。
彼时,曹云龙是段灵凤帐下先锋官,只因王、徐、冯三家联手起兵监国,将段灵凤围困卓郡,那曹云龙贪生怕死,将段灵凤擒了献给王禀正。若不是韩素梅劝王禀正嫁祸徐有亮,段灵凤那时怕已被王禀正所奸,然而王禀正却让韩素梅跣剥了灵凤,装在食盒之内献与徐有亮。后来便有徐有亮义释御妹之举。
曹云龙因着当初背叛灵凤之事,脸上自觉十分无光,但为了擒住有亮,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拱手:“原来是御妹娘娘驾到,曹云龙不知,望乞恕罪。”
“曹千岁,如今是大水朝了,御妹就不敢当,不过,可否看在当初你我同殿为臣的面上,放徐千岁一条生路?”
曹云龙道:“他是朝廷钦犯,曹云龙不敢放他。”
“他也是我段灵凤的未婚夫君,难道这也不能让你放人么?”
“御妹,我与徐有亮共事多年,从未听说御妹与他有夫妻之约,这未婚夫君之事从哪里来,莫不是御妹的托辞?”
“婚姻之事,岂可戏言,况且我为女子,更不敢胡言乱语。曹千岁,所求之事如何?”
“御妹,非是曹某不给御妹面子,但国法如山,曹云龙不敢违抗。”
“我若是非要你放呢?”
“曹云龙便不得不得罪了。”
“哼!曹云龙,老实告诉你,有我段灵凤在,这人你放也得放,不放也得放。”
“御妹,你如今手中没有了凤翅镋,胯下也无宝马,怎敢说此大话?”
“艺到精时,顽石也能成金,如今我不用镋和马,是因我不欲杀人。曹云龙,你我往昔虽有过节,但如今时过境迁,我也不想追究,不过,那徐有亮既是我的亲人,说不得只好救他。”
“看来,御妹是一定要逼曹某动手了。”
“我只要救人,曹千岁若不逼我,我便不发一剑。”又回头道:“夫君莫怕,那马累了几天,怕再受不住夫君之重,且请下马歇息,少时走时,我等便用不着它了。”
徐有亮知道段灵凤如今拜了高人为师,武艺已登化境,所以如其所说,跳下马来,放那战马自去。
曹云龙一见段灵凤如此不把他放在眼里,心中气恼道:“御妹,须知人有脸,树有皮,你如此轻视曹某,不怕给你自己招来祸患么?”
“段灵凤的武艺不是用大话吹出来的,你若不服,近前来斗。”
“这是你自找的,难不得我。”曹云龙哪里受得如此怠慢,把马一提,抡叉便砸。
徐有亮在旁边看着,那曹云龙骑在汗血宝马之上,马快叉沉,直奔段灵凤的顶门。
那灵凤却仿佛未知,依然站在原地,说时迟,那时快,叉头已触到灵凤头上秀发,把个徐有亮吓得把眼一闭,心中叫道:“完了!”
不知段灵凤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帝国结部006
第六回——脱噩运有亮拜师,完旧交御妹出阁